44:问题的由来之一
由金岳所论,甲骨文中的“北方”方国,应即文献中的“北殷氏”,这说明方国中有子姓封国。“北方”方国的位置所在,正是下岳各庄文化或称下七垣文化保北类型所在的区域,该地为有易氏故地。虽然文献上说上甲微灭有易,但文献也有记载有易氏的下落,金岳在另一篇论文中言及:“有易氏被商先公上甲微于夏代灭国以后,弄得有狄不宁,于是有易氏分崩离析,一部分在河伯帮助下逃到涿县、房山,‘潜出’于桃水流域,称为‘摇民’,《山海经·大荒东经》:‘河(伯)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名曰摇民’。另一部分走保涞水上游与桑干河(永定河)以西地区,所谓代易之地。《路史·国名记》:‘朔(北)易、古有易之地,今之易州,终东始有代易,意故迩于代’”【100】。
彭邦炯认为卜辞所见,“商的上甲微虽然假河伯之师诛杀了有易之君绵臣,但易族人仍然存在,其族称还是叫易,甲骨文所见与吴、启勤劳王事(‘叶王事’)向商王朝纳贡的易族人,应该就是夏代有易氏的后裔,也即文献上讲的上甲微假师河伯所伐的有易族的后裔”;彭邦炯说:“郭璞又注曰:‘言有易本与河伯友善,上甲微殷之贤主,假师以伐罪,故河伯不得不助灭之,既而哀念有易,使得潜化而去,化为摇民国’”;卜辞有“易入”、“易入二十”、“贞易、吴、启叶王事”等,此“易”即人名、地名、国族名三合一的有易;“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一文的研究,《周易》中所讲“丧牛于易,无悔”和“丧牛于易”两爻辞,也都是记得王亥与有易氏的同一个故事”【101】。
这说明有易氏的后裔仍服务于商王朝,为王官且地位不低,特别是能与“吴”一起勤劳王事。我们都知道武丁卜辞中有两个显赫的人物,即“雀”和“禽”,“禽”字是上中下结构(匕凶十),有学者释此字为“禽”,也有学者释此字为“毕”。邹衡曾论及“禽”为秦人的祖先,我认为这是不可信的。朱凤瀚说“雀”和“禽”是商王族,陈梦家则以为是出自商王族,已分宗立族。刘源指出二者与“吴”同为商王同姓贵族,族徽中多见“吴”和“冉”的复合族徽。“吴”的身份地位,大名鼎鼎的“雀”和“禽”也是“吴”的辅佐:“卜辞中有亚禽、小臣禽、亚雀、射臿等系商王同姓贵族名字的职官。至于吴,日本学者岛邦男认为他是商王的亲信重臣,地位相当于冢宰,禽、雀等人也是他的辅佐,所以冠以‘亚’的职官。从卜辞卜问之事的内容来看,吴等贵族掌管的职事是不少的,上面已提到他们受王令征伐,其他职事,以吴为例来说,尚有率领王臣、指挥藉臣、巡查地方等等,而受王命征取牺牲也是其职事的一部分。所以在牺牲的征取和贡纳过程中,他们不但自己给商王室贡纳牺牲,还受商王的差遣从其他贡纳者那里征取牺牲”【102】。
【100】金岳《桑干河天鼋族方国考——兼论“先燕”民族文化》(1991年第2期《文物春秋》)
【101】彭邦炯《从甲骨文的易说到有易与易水》(1999年第2期《殷都学刊》)
【102】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2007年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