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每个人都拖延

兴致勃勃办了一张健身卡,刷卡的那一刻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穿上了衣柜里最小号的那条修身连衣裙光彩夺目地出现在公司年会,可现实是健身卡还有三天到期,总共去过的次数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三个月后需要交出一篇论文,当初的目标是用三个月时间匀速地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反复修改完美再上交,最后的结果却是在上交期限的最后三天熬了两个通宵草草完成。

你以为拖延是普通人的专利吗?不不不,实际上很多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也有拖延症。

一位重度拖延症患者更是震撼世界的天才—-达尔文。达尔文解开进化论之谜只用了仅仅两年的时间,可是发表《物种起源》却拖了足足二十一年,中间竟然有整整八年的时间花在了为藤壶这种不起眼的生物分类、起名、绘图上。这项工作和发表《物种起源》八竿子都沾不上边,可这位天才学者就是这么任性地拖拉了二十多年,最后因为另一契机才“不得不”发表了这篇惊天神作。这契机让人大跌眼镜,下文会为你揭秘。

二 拖延的本质是完美主义和恐惧

拿到论文题的那一刻你是否暗下决心要写出一篇高质量论文,幻想三个月后交到导师手上,导师对你投来赞赏的目光,同学们纷纷对你刮目相看,导师甚至建议你在科学期刊上投稿,一切无比完美。

为了写出这篇完美论文,需要上网搜寻大量资料或数据,可不论搜寻到多少可用信息,内心似乎总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这一切还不足以支撑一篇完美论文,因此迟迟不能动笔,即使勉强写了个开头,又总觉得表达不够充分,离自己心目中的完美论文差距实在太大,这时挫败感悠然而至,为了不面对进一步的失败暂时还是先放一放,做好准备再正式开始写吧,毕竟只要不开始做这件事,就没有机会面对再一次的挫败。与此同时大脑会本能的选择做看起来更简单的任务更易完成的事情,于是上网找资料常常就变成了上网冲浪。

这一放或许就到了三个月后,离期限只有三天了。虽然这期间内心充满了焦灼和不安,可害怕面对失败的潜意识牢牢占据了上风使你怎么也没法开始再次动笔。

健身时去了第一次,恨不得用尽全力一次就瘦个五斤十斤,导致第二天全身酸痛,大脑里充斥着痛苦的记忆,用毅力坚持了一周,就再也迈不开腿去健身房了。

这都是潜意识里在追求完美,一旦不完美就惧怕面对,由此产生了不如不做的念头。本能一直逃避,可理智又告诉你这是件必须要做的事情,由此一边焦虑一边拖延成了常态。

习惯拖延的人常常会产生如此内耗,外表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只是懒,实际能量都已经消耗在心理上的拉扯中,行动力自然就弱了。

虽然拖延症占据着大多数人的日常,但不代表拖延的人就一定不能完成最终的任务,否则达尔文这篇《物种起源》就无法流传于世了。

三 ,拖延症的终结要么等待最后期限要么运用策略巧妙出击

达尔文究竟是为何在二十一年后最终出版了《物种起源》呢?原因就是当时有名叫做华莱士的学者也提出了自然选择进化论,并且把自己的论文手稿寄给了达尔文,达尔文生怕被其他科学家抢在前面发表这一理论研究,于是日夜笔耕不辍,用一年时间完成了《物种起源》的发表。看看这是不是也像熬夜赶论文的你?本来这件事是没有期限的,一旦有其他科学家参与无形中给达尔文设立了一个期限,这个期限就是要比别人快。但如果当时达尔文能用一个更巧妙的策略来对待这件事,或许《物种起源》就能早发表二十年呢。事情总是需要一个期限,不然不管有多长时间都会被浪费。

当面对诸如写论文,健身这种长期型任务时,如果不想在论文期限来临的前几天匆忙完成,可以将整体繁重的任务拆分成几个易于完成的小任务,把每个小任务设定一个期限,大脑就容易乖乖就范了。

比如今天关于论文的原计划是:每天写论文3小时。不如先把整体论文划分到以周为期限单位,比如用一周时间确定整体大纲。而每天的任务项目拆解成:1,打开电脑; 2,不要看邮件不要看新闻;3,打开word文档;4,写一段,用时约25分钟(无论有多糟糕);5,再写一段,用时约25分钟(无论多糟糕);6,离开电脑休息十分钟喝杯咖啡或去洗手间。每完成一个小任务就暗示自己又离大目标近了一步,大脑就不会感觉到面对失败的痛苦反而充满了完成逐步完成任务的喜悦感。

经过上面的拆分,每一个小项目都易于完成,这样每天的活儿似乎不多,可是每天面对完成一小部分论文这个任务却能够稳步前进了,一个月后或许论文就能大体成型了,一但摆脱了一开始就要写完美这个魔咒,后面的活就显得轻松多了。

想完成健身计划不如把三个月瘦二十斤这样笼统的目标设定为第一周去两次,第一天的任务拆解为:1,换上健身衣。 2,带上水和毛巾。3,去健身房待半小时。或许你会觉得一周才两次,一次才半小时能起效果吗?

第一周的任务只是让你建立起去健身房这个微小的习惯,恰恰是计划只有半小时让大脑非常的不满足,来都来了,只待30分钟吗?下次至少待40分钟吧,有了大脑的驱使还怕之后养不成长期的健身习惯吗?

威廉·福克纳说:我注意到一个懒惰的人,一个不愿动的人,一旦动起来,就会持之以恒的动下去,就跟他坚持待着不动时一样,好像他不喜欢的倒不是动本身,而是开始和停止。

愿有耐心看到这里的你即刻起就摆脱不动的状态,持之以恒地动下去吧!

这是一张图片
专业宝宝起名

添加微信:77562256

免费领取100个高分名字

备注:高分名字,即可领取!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