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五虎拜寿》
小时候,去邻村看戏。看了半天,只知道戏台上花花绿绿一群人,却不知道唱的是啥。刹戏的时候,听到大人们说,“今儿的‘对抓’唱得不赖!”,这才知道看了半天的戏原来《对抓》。所谓《对抓》是什么内容,还是不知道。
若干年后,对豫剧沙河调的前世今生产生了兴趣,并着手对这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这才知道豫剧沙河调名净李顺先生除了其脍炙人口的代表作《过巴州》、《铡判官》外,还留下了另一出《五虎拜寿》传世。
《五虎拜寿》,又名《对金抓》、《飞虎山》或《收马岱》。在老百姓的嘴里,《对金抓》又简称为《对抓》。此剧是一出“三国戏”,说的是马岱幼年因战乱与家人失散,后携祖传“金抓”(武器)被一黄姓人家收留,长大后随了黄姓,起名三要。
刘备过寿,驻守在各地的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均要赶至蜀汉皇宫为之拜寿。与此同时,还叫黄三要的马岱长大,并得知自己的身世。于是,便辞别黄家千里寻兄。路上,遇到飞虎山女寨主黄菜花行劫,争斗中黄三要不敌被擒。黄菜花见其气宇不凡,心生爱慕,并与之结为夫妻。
时,山下传来消息,蜀国五虎上将为刘备拜寿途经此地,黄三要奉命下山行抢,与陆续经过的张飞、赵云、黄忠展开争斗,并逐个胜之。马超赶到,闻知黄三要竟然战败天下闻名的几位蜀国大将,顿时大怒,持祖传“金抓”上阵,要与黄三要决一死战。于是,两军阵上互不相识的弟兄二人拼死相争,仍是不分胜负。二人见一时不能取胜,便各自使出祖传“金抓”,欲置对方于死地。然而,“金抓”相对,黄三要才知道对手马超就是自己胞兄。后在适时赶到的诸葛亮撮合下,兄弟这才相认。黄三耀遂复名马岱,兄弟同保蜀汉。
本剧行当齐全,剧情跌宕起伏,舞台上色彩纷呈,演员阵容若不整齐断难演出。此剧出现在漯河的时间可以追溯至“五班戏”早期,沙河调名净李顺先生之父李福庚饰剧中张飞,后传给李顺先生。建国初,郾城漯河合并,李顺、曹江、郑保军等名角还在郾城豫剧团上演此戏。在这个戏的演出之前,李顺先生已在其拿手好戏《过巴州》中塑造过张飞这一艺术形象。然他在《五虎拜寿》中塑造的张飞却不同于《过巴州》中的粗中有细,既能上阵厮杀,又能以智慧服人,而是着意表现生活中张飞的妩媚可爱。特别是其在剧中唱的“慌又慌,忙又忙,来了我阆中翼德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后,《五虎拜寿》陆续由李太平(李乱)、王庆元(小麻、王聋子)及张自力等名角继承了李顺先生的衣钵,唱响沙河两岸。虽然几位继承者在各自的人物塑造和演唱中各有特色,并在观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仍然挡不住时代潮流的冲刷。至郾、漯分家,随着人员的分流和几位老艺人的过世及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曾经在在沙河两岸红了近百年的沙河调名剧就彻底从舞台上消失了。
据我所知,在河南,《五虎拜寿》这个戏除豫剧外,其他如越调、大平调等河南地方剧种都有演出,并唱红了各剧种的许多名角。现在,在黄河北和安徽一带的农村,还有许多民营剧团演出此戏。遗憾的是沙河两岸的观众却无缘一饱眼福了。
所幸,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听到了耄耋之年的张自力先生一段《五虎拜寿》中张飞的一段唱,演唱中,他不但继承了其师李顺,王庆元的艺术精髓,还开创性地将净行特有、只有在发怒时出才发出的“扎!扎!扎!扎扎扎呜呀呀……”的“搅舌”用到了唱中,此举应该是先生对丰富豫剧唱法的一大贡献。
后来,已故的沙河调名家张三旺从先生那里学会了这一唱段,但在演唱中以唱代说的“搅舌”,却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学到其中的真谛,“呜呀呀……”到底没唱出个中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