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藁城县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北宋后期著名的大和尚——通照大师:
守于,居龙兴寺。性聪慧,无幽不烛。元佑间,赐号通照大师。一日发囊,以纸衣一袭付其徒,至旬乃易衣。诵梵经,合掌加额,辞众而逝。
“守于”如果不是他的俗家名字,就是被赐号“通照大师”之前的佛家法号。驻锡修行的龙兴寺即为驰名遐迩的正定隆兴寺。
隆兴寺原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修建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将龙腾苑改建成寺庙,叫做“龙藏寺”。到宋太祖赵匡胤开宝四年(971年),敕命扩建并改名称“龙兴寺”。龙兴寺的名字一直沿用到清朝。难怪藁城嘉靖年间的县志以“龙兴寺”之名称之,那时“龙兴寺”的名字就已经有五百多年的使用历史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两次改扩建后,正式更名“隆兴寺”。民间因为寺内供奉的一尊巨大的铜塑菩萨,又俗称大佛寺。
在如今的大佛寺内,仍然矗立着一通元朝至正六年(1346年)刻立的《通照大师之碑》石碑,记述了北宋佛教慈恩宗大家——通照大师自宋朝元丰三年(1080年)在大佛寺内受具足戒,至到金朝天会五年(公元1127年,亦即北宋灭亡之年)圆寂,长达47年间在佛教慈恩宗学说方面,辗转学法、静心修行、秉笔著述、弘扬佛法的功业事迹。该碑无疑成了大佛寺首屈一指的重要镇寺之宝,是研究佛教慈恩宗发展及隆兴寺历史的宝贵历史文物。
无独有偶。到了元朝,藁城又出了一位高僧,曾受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征召讲经,是名符其实的“御用”大和尚,深受朝野推重。《藁城县志》记载:
山公讲主,宜安社人。幼礼徐村龙泉鉴公为师,名福山。天性聪敏。时元泰定帝崇尚佛戒,山究取诸经奥旨,弘阐教法。亲蒙诏旨讲经,远近推许,遂擢为杭州总统所经历,转澧州(湖南澧县)、建昌(江西永修县)两处僧路。归本县净土寺,创建功德极多,示寂后,门徒建塔(浮屠)颂叹。
上段引文还是嘉靖县志的笔法。那时的“宜安社”包括:系井、清流、土山、泥阳(丽阳)、靳庄、宜安、阳台、膏腴(高玉)、白楼(西白露)、徐村、木栾镇(木连城)周家庄共12个村庄。从“幼礼徐村龙泉鉴公为师”(徐村有一泉水名“龙泉”,村西有“龙泉寺”),由此类推“山公讲主”之“山”应是指“土山”之“山”,大师原籍或为土山村。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推测,尚无确凿史料来佐证。
山公讲主从朝廷僧众管理机构退职后,回到原籍藁城,以城北净土寺为驻锡地。净土寺,位于藁城古城北一里许,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因滹沱河水洪涝而湮没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