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新入职教师培训主要由幼儿园承担,各园师资力量和培训能力不同,新教师第一年专业成长差异显著,急需区域层面的支持。为此,常熟市教育局人事科、教师发展中心、教学研究室等多部门协同合作,通过向新教师、青年教师、园长等群体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新教师和幼儿园的需求,联合制定年度培训方案。
通过对初任教师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他们的现实困惑大多集中在家园沟通、论文撰写、活动设计、一日活动组织、环境创设等方面。在访谈园长时,我们了解到,目前幼儿园新教师比例不断上升,无法提供充足的成熟教师作为新教师的导师,幼儿园培养压力很大。同时,疫情等因素影响了实习生入园实践,2020年后的新入职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基于访谈、问卷,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文件,我们确定了核心培训内容,并确立了“教师为本”的“三变”培训机制。变师徒制为跑班制、变参训者为开发者、变听讲式为复盘式,实现培训机制的创新与增效。
变师徒制为跑班制
我们改变传统一对一的师徒制,利用区域最优师资力量组建导师团,创新项目跑班制。传统的师徒制,其优势是一对一指导,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导师,同时导师也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素养。在新教师人数众多、骨干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师徒制显然满足不了当下的培训需求。教研室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推荐8位导师,发挥自身优势确定培训项目菜单,如“沟通与交流”“一日生活组织与实施”“环境创设与利用”等。学员分若干小组每月跑班轮训,既降低了培训密度,又发挥了导师专业能效。
月初,一位新导师加入小组QQ群,宣告新项目启动,小组成员围绕项目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学习。如A组学员9月参加“环境创设与利用”项目,由导师沉浸体验式培训开始,后续阅读相关书籍,创设一个游戏区,打造一片环境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作一场分享交流等。A组学员在10月则会跑班参加另一位导师的“健康领域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而9月参加“沟通与交流”的B组学员,10月则会跑班参加“环境创设与利用”项目,以此类推。“环境创设与利用”的导师在一年中,为不同新教师小组成员培训相同的项目。前一组项目培训的新教师会留下大量的实践经验和资料,这也成了导师不断完善培训内容的基点。与此同时,跑班制对导师来说,也是不断积累、提升、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的过程。
变参训者为开发者
年轻的新入职教师,更喜欢以开发者、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参与活动。所以,培训一改教师被动参训的身份,组建体系化团队,明晰了从班长到组长、组员各自的职责。从活动的通知、主持、报到,到与专家的对话,与基地园教师的交流,与导师的线上共读等一系列活动,都放手由新教师主导和组织。新教师从参训对象,转变为培训的协助组织者和开发者。
如在一次培训结束前,班长提前发布责任分工,各组通过在线编辑的方式合作完成培训记录、心得汇总,高效梳理培训核心内容。又如,新教师自主策划与专家面对面座谈、培训回顾活动等,他们的沟通、交流、组织、合作等能力获得了发展,参与感、体验感十足。
一位班长分享了她的感受:从每一期的培训策划、安排、落实到微信的推送,我感受到了台前幕后所有老师、工作人员的辛苦,也明白了每次培训的来之不易,更应当珍惜。同时作为班长,我也尝试从引领者的视角,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做微信推送需要与组长相互配合,各方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要做一个温暖有爱的人,真诚热心对待身边的人。工作无论多么辛苦,伙伴都能温暖你,化苦为甜。
变听讲式为复盘式
传统培训以听讲为主,输入多、输出少,理论多、实践少,记录多、表达少,而调研问卷显示,新教师更喜欢互动交流的方式。所以,培训改变讲座的单一方式,导师注重在培训过程中的实操和反思,强化每次培训后持续一个月的复盘实践。复盘的方式有阅读心得分享、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共享、教学活动视频录制等,让培训成果切实落到实践中。
如在“沟通与交流”项目中,听取新教师在沟通中的真实困惑后,导师用与家长沟通、与同事沟通、与领导沟通、与幼儿沟通等案例同学员对话。在为期一个月的项目开展过程中,鼓励新教师复盘实践这些方式。一位新教师在实践心得中写道:“作为新教师,我和家长沟通一直没有自信,在培训中,我获得了很多沟通小技巧,同时也通过后续阅读整理了一些方法,如尝试用视频、照片记录班上的孩子,并做好观察分析。现在我能够自信地回应家长的问题,也获得了家长的尊重。”
为期一年的新入职教师培训,实现了自主定制培训项目、自然融合培训内容、自我发展的培训目标,新教师从“要我培”转变为“我要培”。
如原先培训方案中并未涉及专业写作,而新教师提出日常撰写了大量随笔和心得,但仅限于经验层面的记录,梳理和思考系统性不足,所以在集中培训中增加了论文撰写的专题培训。
专题项目、实践项目、实践基地以及特级教师、高校教师的专业支持,使新教师培训形成了自然融合的培训体系。培训通过案例来反思儿童立场,通过交流来实现理论落地。专著导读为爱阅读思考的新教师提供了学习平台;实践交流展示为新教师创造了展示与分享的机会;集中培训中特级教师成长故事,为新教师打开了通向专业成长的大门。
当新教师头脑中的理论不再是书面文字,而是转变为熟悉的案例和情境,培训的价值自然就产生了。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4日第3版
作者:丁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