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文老师,被尊为“花丝镶嵌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花丝镶嵌艺术家、牙雕大师、花丝镶嵌工艺泰斗、又被誉为“多面圣手”。

这顶皇冠叫做金丝翼善冠,是明朝万历皇帝生前所戴之物,皇冠由金丝编织而成,薄透如纱、孔眼匀练,几乎看不到任何接头、焊接的印记,而这个由黄金打造的皇冠全部重量只有八百二十六克。你看那么细的丝,编织得那么精细,而且这顶皇冠戴在头上不觉得很重,很轻,又显出皇帝的威严。虽然是四百多年前的工艺作品,但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看来、它的制作工艺依然堪称巧夺天工,这种精妙的制作技艺、叫做花丝镶嵌、它曾是一种不被寻常百姓所常见、只服务于皇宫贵族的绝密技艺。花丝的技艺由皇家基本上垄断,用很少量的金属编织成空的图案,比如凤啊、龙啊,当簪子、制成花儿戴在头上,既显得华贵又显得好看,也体现他的身份。

王树文进入工艺美术领域已经近五十年了,他谙熟象牙雕刻、花丝镶嵌、玉器雕刻等多种工艺绝技,尤其是王树文的花丝镶嵌技术在业内外备受肯定,作品屡获大奖,有一些还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2004年,一个朋友向王树文提议、希望他能做一个花丝镶嵌的天坛祈年殿。北京天坛是中国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福的场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在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中、祈年殿可谓天坛的标志性建筑,王树文觉得做一个天坛祈年殿是很好的创意,但是关于祈年殿的工艺品已经太多了,王树文不想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那么同样的一个祈年殿又该怎样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呢,要做就要有新的创意,这时候自己就发愁了,说要有新的创意还是自己提出来的,怎么创、怎么做,这就需要动脑子,自己翻阅了很多书、很多资料怎么来进行做,首先说你的创意达到新的意境,那么自己就跟这些老专家一块儿研究,跟杨伯达老师一起探讨的时候说,你要做天坛、你想想怎么能够走进天坛呢。走进天坛,一句话给了王树文灵感,几乎所有的天坛工艺品都是外观整体的复制,但是却没有一件工艺品能够呈现走进殿内的效果。如果自己的工艺品能够做到“走进去”、那肯定是独树一帜,可是又该如何走进殿内去呢,王树文一题方解、又遇一题。打开门,真正天坛打开门都看不见,这时候就想着我从第一层打开,大点儿、还不行,看不到造景上的那个。那么从第二层打开,自己就试着怎么样呢,自己就做个模型进行实验。自己打开看了看,整个做的效果、豁然开朗,把人们带进天坛内部。多次尝试之后,让欣赏者走进天坛祈年殿的创意在理论上似乎可以实现了,但是这种打开大殿墙壁的方法是不是合礼节、会不会招人不满,毕竟、天坛是一个用于祭祀的神圣的地方,王树文不敢对它有丝毫的亵渎,于是他开始四处征求意见。这个天坛打开以后,是不是有一个支离破碎的感觉啊、有没有破坏天坛原来的神圣感,人家说产生各种议论的感觉,自己就征求老师们、征求学院的、征求专家的意见,大家伙说你这想法非常好,但是你打开不能颤颤悠悠的打开,说你一颤悠,这房子整个就好像地震似的打开了,你就失败了。这要求自己声、电、机械达到同步。花丝镶嵌作品里出现了声、电、机械的配合,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创新,可是花丝镶嵌王树文是内行;声、电、机械他可就是外行了。后来,在一位清华大学机械系老师的帮助下,天坛祈年殿“走进去”的设想终于实现了。王树文的《珠宝天坛祈年殿》将传统花丝镶嵌和现代首饰制作工艺相结合,把祈年殿的每一块砖瓦、一窗一门都用各色宝石按照其原色镶嵌了出来,真实地再现了祈年殿的金碧辉煌。《珠宝天坛祈年殿》在北京文博会、亚洲文博会、深圳文博会、杭州西博会都拿了特别奖。继承、掌握了花丝镶嵌这一宫廷绝技,并且运用现代思想对其进行改革,这是王树文在花丝镶嵌领域取得的成就,也是他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的原因。那么王树文是如何与这项濒临失传的宫廷绝技相遇、又是如何将它发扬光大的呢,这一切、还得从花丝镶嵌的濒危和再生说起。花丝镶嵌技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为了迎合达官贵族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手工技艺。实际应该说花丝镶嵌来自民间,因为最早黄金很贵重,这些达官贵族他们戴着一块儿金块搁脑袋上头、那个太沉,这时候他们就研究用丝来进行编制。那么花丝镶嵌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把金、银等贵重金属融化,拉伸成直径约0.2毫米的细丝,最后、还要镶嵌上名贵的宝石,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金石工艺,制作原料都是贵重金属和宝石,而在封建王朝时代、金银宝石最多的地方莫过于皇宫里了,于是起始于民间的花丝镶嵌工艺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宫廷。一到皇宫里面,它的图案、它的纹式都是由翰林院大学士画出的图案,皇帝首肯了,然后让这些工匠们、也就是艺人们让他们进行制作,他们为了达到皇上的要求、达到这些翰林院画师的要求,那么就在原来的比较简易的办法上、他们就增加了一些堆、填、垒、砌等一些工艺,这样才能完成翰林院提出的设计意图,这个时候花丝镶嵌就成了皇家的一种绝技。明清时期,花丝镶嵌技术达到了顶峰,但是花丝镶嵌的高峰并未持续很久,随着清王朝的衰亡、它也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致力于挽救和发展中国传统工艺,解放前的许多老艺人被请到相关的研究所和工厂里传授技艺,很多因战乱而濒临失传的工艺因此而得到了再生和传承,花丝镶嵌也是其中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当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走进工厂、开始带徒传授技艺的时候,王树文刚满六岁。我们院里头就有磨玉的,就是做过去那些铜首饰什么的,自己就特别喜欢这个。自己小的时候进荣宝斋他不让你进,因为什么,你穿的衣服也破,另外一个小孩子你进去、人家那儿都是卖齐白石的画、卖名画家的,古玩铺也不让你进去,就扒着玻璃看。这个曾在荣宝斋窗外用憧憬的眼神向里张望的孩子,十六岁时考入了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雕刻,1962年、王树文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艺美术厂,进入了象牙车间、成了一名工人。人家有分配到设计室的、有分配到跟老艺人学习的,自己分配到象牙车间最后一道工序:磨光,人家凿完了铲完了、自己给打光。打光在当时的象牙雕刻来说是最没技术的一道工序。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让王树文非常沮丧,儿时看着那些古玩、字画的时候他就经常揣度它们的造型,梦想着自己作品的模样,在工艺美术学校、他的雕塑作品也以构思新颖而著称,那时候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设计师。而磨光这个工作好像与他的梦想距离太远,王树文不是嫌弃这个工作,而是沮丧于自己没有学习、进步的机会,但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那时候也是八点钟上班,自己差不多六点多钟就到了,因为上班的时候师傅不让你看活,你也没对间看活,那么你只有用早晨的时间把老师的活拿来描一描,天天去这么做,基本上就掌握一套,就是他传统技艺的做法。你过去学的雕塑和牙雕衣纹不是一回事,绘画的衣纹和牙雕的衣纹也不是一回事儿,你画得很美的人、它不适合人家,牙雕师傅就是按照稿,哪个稿比较适合他雕刻,自己这个时候就是下了点儿黑功夫,学习各位老师各位前辈的他们的处理手法。

王树文的功夫没有白下,他的努力和勤奋得到了师傅们的认可,很快王树文的设计能力也得到了认可,他成了一名象牙雕塑设计师。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3年、中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赠送礼品,其中一件就是牙雕。王树文的设计稿在众多的投标作品中脱颖而出,当年只有三十岁的王树文就这样以总设计师的身份主导了国家牙雕礼品的设计工作,当时创作的主题、被定为成昆铁路。当时的成昆铁路是外国人认为不可能修成的,但是我们做到了。成昆铁路连通四川成都和云南昆明,沿线因地形险峻、地质复杂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铁路全长一千一百公里,其中有七百多公里需要穿过川西南和滇北山地,这段路上滑坡、危岩、泥石流、山体错落、岩溶、软土等等,不良地质现象非常的多,当时就有外国专家断定、这里是“筑路禁区”,说中国的成昆铁路不可能修成。但是,中国人民用了十二年的奋斗否定了外国权威的论断。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通车,这条铁路在加强西南边疆与全国各地的联系、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选择成昆铁路作为作品的主题以表现新中国的建设成就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主题虽然选定了,但具体又该如何表现呢。你是表现一点一面,还是表现整个的气势,这就是一个很难的题材,怎么能够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怎么能够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成昆铁路规模宏大,刻画全景似乎不大可能,那么该取用哪一部分、哪一个场景进行创作呢,而且、这毕竟是一个牙雕作品,要受到象牙尺寸的限制、那么又该怎么办呢,王树文苦思无果之后,决定到成昆铁路现场去进行实地考察,他希望能够在崇山峻岭之中找到灵感。铁道路也给我们派出了一段专车,在一线天、沙马拉达,主要的这些险峻的地方,我们也看到了咱们修建这条铁路的艰辛、看见这些英雄留下他们的血和汗,那个时候生产条件比现在要差多了,那个时候完全是人工,开凿那个隧道很艰辛,咱们的工程兵付出了生命和鲜血。实地考察,让王树文和他的团队亲眼看到了成昆铁路的险峻,也被铁路开凿者的牺牲精神深深打动。回来以后,王树文带着震撼和感动完成了设计稿。这便是作品全貌,前景是滔滔的大渡河和彩虹般横跨大渡河的铁路桥,远处是大渡河铁索桥,与铁路桥遥相呼应;一列火车穿越隧道奔驰而来,增添了无限的动感。他打破常规用八根象牙组合在一起来表现这一恢弘的场面。整体构思错落有致,优美和谐而又气势磅礴。牙雕《成昆铁路》受到了国内外欣赏者的一致肯定。

这是一张图片
专业宝宝起名

添加微信:77562256

免费领取100个高分名字

备注:高分名字,即可领取!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