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盐井
在中国四川南部,自贡以盐业闻名,有井,就有天车,有资料记载:最高的“天车”113米,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埃菲尔塔”。
曾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1.2万口盐井,“燊海井”便是以超千米深度载入史册。千百年来,这里因井设厂、因盐设市。史载:235处地名与盐业生产相关,而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国盐业史研究中心。
2:自贡最早的井——富义井
富顺,便是由富义井演化得名。
距今1900多年前,即东汉时期,沱江右岸的“蛮人”发现一口盐井,这就是传说梅泽因猎发现的“富义盐井”,后改名“富世盐井”,此后,又因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讳,改回“富义盐井”,富顺也成为四川第一个因盐设置的县。
3:自流井
“自流井”顾名思义:自然流出,而非人力所为。地处新桥火井坨,因“富庶甲于蜀中”、“川省精华之地”成为这片井族所在地的地名,开凿此井的陕西籍盐商因此而建“陕西庙”,后人称“西秦会馆”,并发展成为我国唯一的一座——盐业历史博物馆。
自流井区、自贡的得名均源于这口井。
4:贡井
釜溪河畔、天池山下,1400多年前,因人们可以随意“公取盐卤”被命名的“大公井”远近闻名。后因产盐极佳,进贡朝廷,封“贡井”。在此时期,盐工们发明了许多近现代釆盐及输卤技术,使得“富荣西场”进入持续半个世纪的全盛时代,卤枧蜿蜒如万里长城。解放后的贡井盐厂也盛极一时。
5:邓井
邓井现名“邓井关”,曾因“夹岸列肆,帆樯如发”成为全省四大名镇之一。
邓井关便是今天的“邓关”,因“蛮人”居“蛮子洞”得名“洞子场”,后来,邓姓者在这里开凿盐井为盛,加之此地成为盐运、转运的必经之地,才设邓井镇为据,以验舟船,征收盐税。1930年,邓井出现了“驳船工会”。
现存的三处邓井,分别是:大河街斗牛寺旁;现医院厨房门口;高石村十井沟。
6:同兴井
同兴井井址在原自流井盐厂一栋宿舍侧,深达千余米,产气久盛不衰,由盐商王文琴开采。后来几经易手,解放前,由爱国红顶盐商侯策铭掌持,在抗战时期的“献金运动”中,侯氏家族力捐作战飞机成为史载佳话,传扬至今。
1978年,同兴井才退出历史舞台,井废名存。
7:源渊井
源渊井,取名寓意“源远流长”。
现在的“源渊井农贸市场”,就是当年“源渊井”旧址上得名而来。其名还被载入了《中国专业市场大全》。
曾经,源渊井是自流井地区开凿时间最长的井,耗时34年,产量也一直不愠不火,但因此地靠近张家坨,有了靠山吃水的优势,成为了索取“买路钱”的口岸,而且,形成了专业的牛骨器皿市场,专门处理井场所用废牛,用牛骨做的骨牌、烟盒、象棋、梳子……品类繁多,应有尽有。
8:王井
王井,现沿滩区王家井,井名即地名:王井。康熙年间,王姓人开采,盐业日盛,后因盐设镇。
资料记载:王井有两多,“井灶多、庙殿多”,后来,张、陈、刘三姓联合经营百余年后井停灶歇。“大跃进”时期,王井被起复推汲,但终因得不偿失而再次井废停灶。王井,也默默于千里农田……
9:太源井
釜溪河畔的“太源井”晒醋早已香飘全国,“醋”因21天酿制而成为会意字“醋”。这里的醋因“太源井”而得名。
“太源井”区域,多为阮氏后人,阮姓人家占比80%以上, 太源井出黑卤,两眼井共用一架“天车”,称为“鸳鸯车”。
所以,“太源井”是所谓的“有意采盐盐不出,无意酿醋醋驰名。”
10:大湾井
“大湾井”即现在的自流井光大街郭家坳街大湾井,大湾井社区承继了“大湾井”之名。据载,是在一个大湾子里遍凿卤井、火井。以“李四友堂”李氏四房取的堂名。“李四友堂”在自流井地区兴旺一时,是当年“牛牌子”工资发得最高的井。
如今,“大湾井”是一湾牑井的统称,大湾井也以150年的开凿历史卤尽盐枯。
11:路边井
“路边井”的谜在于:不知道是因路凿井,还是因井开路?
路边井遗址在釜溪盐运古道上,光大街凤凰坝原跳水馆旁边,这是盐都唯一一口开凿失败的井,但路边井地理位置好,来往人口众多,久而久之形成了“劳动力市场”,每日会两次挂出“派工牌”,临时工领工资的“关饷”牌。
因为“劳动力市场”的缘故,附近的茶馆、酒馆生意兴隆,开始有了评书、坐唱的专场。
12:金流井
“金流井”在贡井区的艾叶乡竹林村、釜溪河旭水支流沿岸。开凿于玉皇大帝庙前,汲卤取盐几十年,直至井停火熄。1957年,旭水河此处又咕噜冒泡,于是政府启用蒸汽机重新开采,并属凤凰坝“自二井”同一个脉气地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该井“天车”拆除,如今依然产气。
14:大滢井
“大滢井”地址位于光大街牛(屎)石山盐工宿舍基底。“大滢井”的最大贡献是人们发明了牛屎燃料。
当年,天车是用牛车汲卤,代替人工劳动力,牛多,牛屎也多,有人无意发现:一个牛屎团子就可以作燃料用于一次小炊。于是,人们包上棕叶、参杂料草、踩融和匀,放入圆形器皿晾干,做成牛屎柴团子燃料,即用作井灶、又用于生活。卖价比柴草燃料低,但燃烧时间持续更久。
1987年,“大滢井”退出历史舞台,承载7栋崭新的盐工宿舍。
15:咸海井
“咸海井”的问世,恰巧处在一个人工劳作向机械化转型的时期。
小口径、竹筒篾、牛推,向大口径、卧炉机车、钢绳铁筒过渡。“咸海井”产量高、成本低,但“咸海井”工作时间最短,只有几年,停工10年后又复工,这口井的贡献在于:工人们发明了“砣盐”,25公斤一砣,6砣即“一店”,“店盐”为“川盐济楚”立下了汗马功劳。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来此特感“功勋井”。
解放后“咸海井”改名“新民灶”,真空制盐。1956年,张化厂修建铁路,从此,井眼长眠于地。
16:永兴井
“永兴井” 之最,是自贡历代盐井中所凿口径最小的一口,仅1.8寸。此井在郭家坳街凤凰坝打狗凼的一处民宅内。
此井产盐、卤、气较少,但产油却特别多,此油既可点灯,又可用作“药引”,结合中草药外敷,治好了不少盐工和病牛。
1939年,日本飞机轰炸自贡盐场,“永兴井”不幸中弹,全井覆没。
1984年,因城市建设,高楼平地起,“永兴井”从此不复存在。
17:焰阳井
“焰阳井”不是一口井,而是一个坑,她没有井眼,地址在贡井河街子社区2组宝德祠。
宝德祠周围属邹家祠堂,邹家是一户官宦人家,因自家出卤,所以就地开凿,用这口井出的气烧这口井出的卤水熬盐。满足自家用盐用火后,产盐还有盈余。解放后,“焰阳井”改名“同德灶”,现在居住于此的居民仍使用这口井的余气生火。
18:双溪井
“双溪井”是盐都的第一口集资建井。地址在大安新店乡文昌宫前、双溪河平桥下面。
一位盐工在河中洗脚发现冒泡臭气,依经验,断定地下能挖出泉眼,于是号召附近村民集资钻井,村民们出钱出力,钻到200米深的地方,这口井就开凿成功、置灶煎盐了。
盛极一时的“双溪井”在产盐出卤上,曾碾压“自流井”,在富荣盐场引起不小轰动。后来被县衙定罪为村民私设盐井,封井后,才修了双溪桥,以示平民永不得开井。
19:庆余井
“庆余井”在大安街尾与站台路交界处,井址是一座公厕,因某天公厕“爆炸”,打开了“庆余井”。
“庆余井”之最在于井口木柱,据说雕木柱的詹姓学徒祖祖辈辈都是“井口导管”的“雕雕匠”,全家族都以雕刻井口木柱为业,技术精湛,他是子承父业的最后一个“雕雕匠”。
“庆余井”是一口不祥之井,出过“人祸、井灾”,停产也因此故。
20:洪海井
“洪海井”原本名字来的怪异,是自造字,意为两树之间石头下面发现井眼,“木石木”读“卡”至今字典也无此字。
此井位于郭家坳,是几口原有:崇福、全海、济海、是福旧井的圆心,井主是“颜桂馨堂”颜姓的盐业大家族,这口井也超过了千米深,因与周围诸井通腔,盐商们利益不均,于解放前关停。
21:龙潮井
“龙潮井”是个“驼背井”,井眼在原11路公交车加气站处,但井尾却远在离井眼几百米的地方,因为井壁拐弯幅度太大,“卓筒”下去就“跑码”,有时候又“卡”在中间出不来,这口井成了盐场的“亏损大户”。
上世纪60年代,盐业公司组织技术人才攻坚克难,也没能医治好这口“驼背井”。科技发展到如今,自贡的公交车不用顶个大气包了,“龙潮井”也休了。
22:宝珠井
“宝珠井”在大安区爱和乡新燕村,这口井因烧出的盐粒粗、且晶莹透亮而闻名东西两大盐场。井深千米。
“宝珠井”之最,在于“槽门”最气派,正面迎15级台阶而上,井前铺就7平方米的青石板月亮形台面,“槽门”高大宏伟,木刻“宝珠井”三个楷书大字,今天仍然雄风犹存。
23:德燊井
“德燊井”坐落在釜溪河上桥200处,与河对面的“逢源井”通腔。是“引进外资”开办的,当时叫“黔川井”,属贵州、四川盐商合凿。
在自贡,几口井通腔很常见,但这两口井却“此旺彼衰”,联体而不联利,还会发生炸锅等现象,贵州商人因无利可图分股撤资,这口“股份制井”就挥手拜拜了。
如今,人们可以通过“钱川井”找到“黔川井”旧址。
24:天兴井
“天兴井”在贡井区长土镇黄石坎,这口井之最,是井口下的井腔最大,可容纳百人。
据载:这口井的“脾气”很大,出气、出卤量全凭“兴趣”,叫人无法判定。这口井用的钢丝绳是美国进口的“花旗牌、虎牌”,人称“美绳”。
上世纪八十年代,附近的玻璃厂还在使用该井产气作燃烧原料,“天车下”,几位守井人谈论往事……
25:长发井
“长发井”在大安区长堰塘上方,堰塘下方是“金洪井”。长发井的开凿,造成多井通腔,并夺走了附近60口井的大火。这口井属自贡大盐商“王三畏堂”所有,其他井主不敢对仗,只好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1949年自贡解放,“长发井”重获新生,一直高产,是大安盐厂的顶梁柱。
如今,“长发井”的两口大圆锅仍在灶上,见证着现代化制盐的生产气息……
26:天龙井
“天龙井”在郭家坳交叉路口,今天来往穿梭的车辆和行人,行驶在这个半个多世纪前还风生水起、生产忙碌的井址上,可曾有过穿越之感?
临近的“焜龙井”开凿成功后,被通腔的“天龙井”产量下降一半,日薄西山,被称为最“屈辱”的井。1940年,“天龙井”爆炸被灭。
27:一六井
“一六井”在原大安盐厂子弟校对面,1993年5月17日,已经停产数年的“一六井”突然爆炸,引起小范围地震,大安盐厂马上组织疏散学生、当地居民。这是原井中的天然气压力太大造成喷井现象,这里居民众多,为了安全,再次封井。
虽然这口井依然有冒气、冒火现象发生,但大安盐厂采取短距离“西气东输”办法,用于了新车间燃料。
28:自二井
“自二井”曾被四川石油管理局授予“功勋气井”称号,是我国单井产气最多的井。
1990年5月的某一天,随着毛家坝所在川西南矿区职工敲锣打鼓的奔走相告,人们知道了这口井,这口井深3千多米,打井的工人被井口的强气浪冲走,一批一批的工人前仆后继。
后来,压井泥浆跟不上,市里指挥部一声号令,学生赶来了、机关干部赶来了、驻军部队赶来了、当地居民、农民赶来了……2千多人打赢了一场“人多力量大”的特殊战斗。井场保住了,自贡人也率先在全国用上了便利的天然气……
29:龙兴井
“龙兴井”是利用国外技术开凿的第一口“洋井”,坐落在土地坡上,就连名字和记录,都是用的英文。
筹资建井的李姓老板,是一位留过洋的资本家,一口流利的英文,在洋人中很受用,但“洋机器”发生了“洋故障”却无人能修,一个叫“活环”的“洋把手断裂”,“龙兴井”便关机停钻了。
30:正德井
“正德井”在大安区凤凰乡虎头桥,井口在原自贡拉丝制钉厂厂房基脚下面。
“正德井”是建国之初公私合营的见证。因“正德井”舂穿冒火,工人们发明了“?盆”,引气入枧。“?盆”的发明应用,具有减压、气水分离、配气、防止硫化氢中毒和火灾等作用,随后在各大井场推广……
31:源丰井
“源丰井”在贡井区张家山。
“源丰井”也经历了公私合营阶段,1964年,“源丰井”发生了奇迹,钻出了巨量天然气,贡井盐厂的领导、职工,齐心合力,冒着生命危险,全部投入灭火战斗,并用推水管引导天然气走向。
“源丰井”创造了自贡盐业历史上投工投产之最快速,第一天装置控制阀;第二天点火烧盐;第三天相继投产;第四天各井燃火开工;第五天420口锅全部投产。
32:金海井
“金海井”在贡井区艾叶镇建设乡回龙村木头冲。
“金海井”之最,在于此井卤水咸度最高,一般的井咸度是0.6-1.3两,“金海井”达到1.94两,被称为“太医水”。此井卤水呈淡黄色,清亮见底,求得此水还需讨人情出钱买。
新中国成立后,“金海井”属贡井盐厂四车间,1980年,“金海井”井老水枯。
33:永潮井
“永潮井”在凉高山陈家湾原月华啤酒厂。此井为自贡东西两盐场之最的“黑卤大王”。
这口井在读过蜀光中学的张尔寿手里大放异彩,他改良钻井工具、重组工人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人待遇、奖励无事故班组、厚待盐工家属,极得拥护和爱戴。
“永潮井”是自贡盐井中第一架双天辊子、双地辊子对推,可同时停放4部预备汲卤筒。
后“永潮井”归属张家坝化工厂供灶烧盐。
34:双福井
“双福井”原址在火井坨31号门牌,一户居民的家里。
“双福井”曾不用牛推,就能每日天然自喷1000担卤水。为此,井主李家创造发明了“大生枧”,从此输卤管道应运而生,被称为当时输卤的“万里长城”。
1967年,“双福井”因工人使用不当,被一场洪水淹没熄火。
35:洪旺井
“洪旺井”在贡井区长土镇姚家山上,曾5次易名,叫过:滋江井、泗兴井、泗旺井、龙潭井,是一口得名最多的井。
此井历时一百多年,是原贡井盐厂的名牌井。
36:东源井
“东源井”在贡井区大塘山扇子嘴。曾迎来过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注目礼。
“东源井”问世以来。百余年一直盛产不衰,但产产停停,颇有“塞翁失马”的意思。“东源井”是一口远离釜溪河道的产盐盛井,挑夫们需转运几次,才能经艾叶滩将盐起运官仓。
解放后,“东源井”收归贡井盐厂,进入了现代化运营。
37:天佑井
“天佑井”井址在大安区扇子坝大冲头盐工宿舍区。扇子坝的井,曾多达198口,平均每6平方米一口,而且绝大多数是盐商“王三畏堂”开办的。
扇子坝曾经天车林立,蔚为壮观。井中盐岩之水如泉喷涌,工人们24小时挑灯夜战,实行三班倒。这里的工人待遇“特优”,而“天佑井”的工人更是粮、油、烟、水果、糖,开放供应。
1967年,“天佑井”解散,全套人马迁至自流井盐厂。
38:临海井
“临海井”临旭水河,在贡井区姚家山山顶。由“李一福堂”的人持大股开凿,后属原贡井盐厂所有。
“临海井”是个有故事的井,经历锅蒸汽时代、双筒汲卤时代,在“临海井”工作过的盐工,打擂夺标,曾创造过年产4万多担无事故小组,是久大盐业的“模范小组”。
今日的“临海井”依然矗立,仍是“王牌井”。
39:燊海井
“燊海井”, 是盐都盐井的标杆,是世界上第一口人工钻凿超千米深井。大在安区阮家山下。
她所昭示的,是勤劳智慧的盐都人民;是聪明能干的华夏民族。
1988年,“燊海井”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井灶修葺一新,恢复汲卤,对外开放,供游客参观。
40:小桥井
“小桥井”是自贡盐井中资格最老的井。在自流井区芦厂坝。
这口井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她的“天车,”如今成为了城区最古老的“雕塑”。
此外,“小桥井”还是自贡盐场“卓筒井”历史阶段的一个代表,这种小口径天然气井,寥若星辰。此井使用过的“金盆锅”陈列在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内。
41:磨子井
“磨子井”是“天车”上“风篾”吊“石磨”而得名。被称为自贡第一眼“火王井”,在今天的东方电气公司招待所旁。此井盛产天然气,清朝皇帝就知道巴蜀之南有“古今第一大火井”——“磨子井”。
据说是一位陕西籍商人,为开此井,变卖光家产,吃罢散伙饭后,在告别仪式上,最后一舂而穿,火喷如雷。
42:发源井
“发源井”是自贡盐场第一口盐岩井,同时又是第一口渡水井。即一渡水,一井推汲。井址在大安区杨家冲张家坝一处居民住宅基脚下。
据载,“发源井”在868米深处,出现“无名颗粒”,无人问津。当阳光一照,“无名颗粒”便如钻石闪耀,有人叫“豆巴岩”、“盐精”。人们第一次发现这种“固体盐”,揭开了中国最早开发深层薄层岩盐的历史。
43:盐元井
“盐元井”开凿在咸海井背后,长眠于张化厂铁路下。
此井之前,自贡的盐井都是10厘米左右的小口径井,开凿此井的张氏家族,别出心裁,亦或许早有预料,这种大口径盐井对自贡盐井历史的影响。
“盐元井”一起推,就创新了“站式锅炉安装”,又革新了“铆制冷铆”的办法,再创“大型卧式锅炉安装”,缘此,张氏厂大利丰,当时人称这口井为“状元井”。
44:鼎鑫井
“鼎鑫井”在大坟堡来龙坳,她的开凿,掀开了自贡盐场开天辟地的一页:用美国生产的第35号汽力撞钻机顿钻凿井。
此前,人们要花几年、甚或几十年的时间凿一口井,这口井以蒸汽为动力,破岩冲凿,翻开了自贡盐业机械凿井史的第一页。
但“洋机器”使用不当极难维修,后人再不敢使用。
45:宝海井
“宝海井”地处长土镇泥巴湾草市坝。她与另一口“裕源井”并称“鸳鸯井”。在自贡盐史上以“一机双推”而文明于世。
“宝海井”与“裕源井”相隔1公里,一东一西,1953年,一位叫朱国华的年轻盐工设想了一个一机双推的办法,这在当时史无前例,传为佳话。此后,这位盐工还陆续在工作中摸索出许多省钱省力的小发明,被评为“特等劳模”。
46:利成井
“利成井”是自贡盐厂第一眼电力汲卤的井,在大安区凉高山龙洞沟。她改变了千百年来,畜力推汲的历史,发明这台电力推卤机的人叫彭久生,此人日后成为了久大盐业公司机器厂的厂长。
电力汲卤实验在“荣泰井”试推失败,在“利成井”试验成功并获利,各地厂商纷至沓来,推卤机得到推广,一时有价无市。
47:济海井
“济海井”是第一眼用机车“扇水”的井,在狗屎坝。
盐井产量下降的时候,井上配备人工“扇水”,就是将汲卤筒放下井底后,在“过江绳”(竹篾、钢丝、篾绳的总称)上,一上一下踩动,井灶上叫“踩过江、扇水飞脚”。
1947年,“济海井”技师刘跃文改良机器,用机车“扇水”代替了人工,结果老板开心,“踩过江”的盐工却纷纷失业转行。
48:济生井
“济生井”是第一眼用“筒内汲卤器”的井,井址在贡井区长土镇么店子。
此井产黑卤,在大跃进年代,盐工徐大兴改革了汲卤筒,自掏腰包试验成功后,叩开了市总工会的门,后来,徐大兴又改双筒压卤为汲卤,于是,一种被命名为“筒内汲卤器”的器具诞生。“济生井”当年就为国家创造了1.49亿元人民币财富。本人当选“特等劳模”。
如今,“济生井”是原贡井盐厂7车间的井灶。
49:福源井
“福源井”是第一眼搞“配氧试火包”的井。井址在贡井区雷公滩任家坝石沟村。
原井主守着一口盐井,日子却过得穷巴巴的,在其他股东入股后,精通盐务的大股东邓玉昆,雷厉风行,几天时间便变“烂井”为“宝井”。建国后,邓玉昆创造了“配氧试火包”,使灶外配氧火力集中、燃烧充分。
贡井盐厂推广此法,增产1.7%。
50:达德井
“达德井”是自贡“天车”最高的井,在土地坡马窝子盐技校球场坝内,“此井”的“天车”高113.4米。
这口古井在1938年前后兴旺发达,电机汲卤,日产黑卤270担。第六位佃户接手后,“达德井”失火,烧毁“天车”,后来重架的“天车”也高达43.29米,两年后,被大风摧毁。
解放后,“达德井”归国营新华二厂。重架天车高百余米,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
51:三生井
“三生井”在大安区扇子坝。此井产量曾达到富荣盐场总产量的10%,居全场之首。
“三生井”三次升“天车”,第四次在“大跃进”年代,“红五月”“天车工程”,来自各井最厉害的辊工比试手艺,最年轻的学徒,却因失误出了事故。文革期间,这口因出了人命事故的井被判“死刑”,强行拆毁。
52:福临井
“福临井”在贡井区大塘山扇子嘴。是“水车”推卤上山的井。
伴随“福临井”有一个巨大宏伟的工程——用“水车”推卤上山。这个过程要在半山修储水池、架设枧管、分三个地段架设“水车”,一车配两人,“福临井”比其他井多了一种工种:“车水匠”。
53:小东源井
“小东源井”,是自贡盐场唯一用“水车”汲卤的井。井址在自贡造纸厂。因重名“东源井”,便以时间为序,叫了“小东源井”。
“小东源井”在雷公滩下,水利丰沛,聪明的“小东源井”人修建水车作为动力汲卤,只需将湍急的河水引入水槽,冲击叶轮,驱动井灶筒索,下井汲卤。不用人畜,不用机器。
刘少奇、邓小平都曾来过“小东源井”。
54:龙旺井
“龙旺井”是一口一机两推的“鸳鸯井”。在贡井区长土镇姚家山。
与“龙旺井”鸳鸯配的一口井叫“洪旺井”,两井相隔80米。“龙旺井”在1952年曾吐火打炮,天车被烧毁。后来,两口井归于贡井盐厂一个车间管理,又开始新的“联姻”,推“倒顺车”,就是人们叫的“鸳鸯车”,两口井之间相互“拨轮”,一上一下,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能源,使用至今。
55:金源井
“金源井”是自贡盐场一机三推的井。在贡井区艾叶镇大公山上。金源、金福、全福三口兄弟井呈三角形站位,都是黄卤井。于是,用一部蒸汽卷扬电机,便可带动推汲。
这三口井共用一套设施,车轮、绳网纵横交错,十分壮观。上世纪70年代停产后,这三口兄弟井电机依旧、车房依旧、天辊石墩依旧……
56:顺岩井
“顺岩井”是只有一根脚的“独脚井架”井,也是自贡最小的盐井。在贡井区顺岩牑千佛岩脚下。
“顺岩井”的这一根脚只有10余米长,“天箍头”的横梁一端直接插入石壁孔中,和“独脚”呈“丁”字状,“顺岩井”依地势而建,工艺简单,产量也小,只能算是口“微小井”。
57:泽厚井
“泽厚井”是自贡盐场输卤枧管最长的井。在原大安盐厂真空制盐车间山后。
“两场运卤水,全恃竹枧杆;蜿蜒似蛟蟒,纵横山水间。”这便是富荣盐场“泽厚井”的影象写真。
“泽厚井”的输卤枧杆,直通灶房,中途可分流,亦可抬高,枧管中又以张氏的“恩流枧”见长,不浸水、不冒滴,窜天入地,设“号牌”验量,每日结账。
58:火龙井
“火龙井”是一口“千米绞绳汲卤”上山的井。井址在光大街牛屎山。
“火龙井”三面环谷,坡坡坎坎,离釜溪河盐运码头相隔1公里,据当年住在这里的人们讲:“火龙井”槽门很气派,每天100多头牛牵到河里洗澡,由于该井天车在风口,终被大风吹倒垮塌,还砸烂附近房屋,井主无力赔偿,井废。
59:瀛龙井
“瀛龙井”在贡井区长土镇原盐厂医院正对下方。如今10余户人家还住在改造过的老灶房、老车房里面。
“瀛龙井”用的篾,是江安楠竹材料,这种竹篾被搓成150米长、约8厘米直径粗的绳,极其松软有弹性,还能防止硫化氢的腐蚀,为“瀛龙井”独创使用,经济实惠。贺龙元帅曾参观过此井。
60:天海井
“天海井”在大安区狗儿海下田坝,是当年自贡盐场养牛畜最多的井。
“天海井”牛畜拉车都实行的一天三班倒,有专设的“小帮车”,即主“天车”周围设60来个牛畜拉力“小帮车”,帮助主“天车”正常运转,再雇专人给牛种草、喂草、洗澡、治病。老板“鞭打快牛只图钱”,“天海井”累死、病死的最多,把杀掉的牛做成干、片放入灶房灶台边烤,诞生了“火边子”牛肉。现已成为了自贡的著名旅游产品。
61:裕生井
“裕生井”在大安区金龟山下。
古盐都是富人的天堂,是穷人的地域。因“裕生井”常年炉火不断,成了当时“叫花子”冬天取暖的地方,“裕生井”和“春生井”两井之间是卧式锅炉巷道,“叫花子”就在这条长长的巷道“睡烟巷”取暖。
曾在巷子里当过“叫花子”的陈德明,解放后成为大安盐厂的工人,屡获劳模称号。
62:福崇井
“福崇井”在大安区爱和乡新燕村,是当地的“状元井”。
据说“福崇井”开凿的时候,恰遇清代光绪皇帝钦点状元骆成骧从富顺来自流井巡视,他是清末最后一个状元,经“福崇井”老板的热情招待,又允诺每月给他一天“火圈日份”的“干股”,于是骆状元心领神会,庇护“福崇井”打压其他井主,骆状元死后多年,后人还在继续领取“福崇井”的“火圈日份”,直到此井卤尽水绝。
63:裕隆井
“裕隆井”是自贡盐场遇难人数最多的事故井。地址在大安区来龙坳,现大安调味盐厂背后。
“裕隆井”供奉的灶王爷每年要过三个生日,老板给井过生日,会宴请众人,叫“土地会”,要在井灶前杀鸡献头、烧香化纸,但这口井却事故频发,1926年锅炉爆炸,一次遇难49人。
64:双龙井
“双龙井”在土地坡。原名“河海井”,意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此井的兴衰联系着盐商世家“王三畏堂”的兴衰,井兴“王三畏堂”兴,井衰“王三畏堂”衰,此后几经转手易主。
1939年10约10日上午,日寇飞机轰炸盐都盐场,“双龙井”不幸中弹身亡。当时的久大盐厂还为“此井”出了“讣告”。
65:双海井
“双海井”在现大安区凤凰乡虎头村萝卜土。
“萝卜土”因为盛产萝卜出名,当地有经验的盐商觉得地下“有东西”,于是真的挖出了两口“萝卜井”,一口叫“双海井”,一口叫“龙元井”。两口井都好景不长,被洪水淹没,变为废井。
久而久之,迁徙至此的人因为可以利用旧井灶生火做饭、取暖,便形成了新的聚居地。“双海井”一直产盐到上世纪90年代。
66:一贯井
“一贯井”顾名思义,就是用一贯钱买下的。井址在贡井区寨子岭砍下。
据传是一位胡姓平民,只有一贯钱的财力,但雄心勃勃要凿井,于是,用一贯钱起家,自己干,经过三代人,终于凿成了一口井,就为此井命名为“一贯井”。但这口井也只够养活胡氏一家人,是当时最小的井户。
67:便易井
“便易井”即来的便捷简单之意。在袜子石香炉寺坡下。
“便易井”原名叫“岩坡井”,原井主姓蔡,因财力小,转手给了“陈大怡堂,”后又几经转手,最终落到一个才两岁的娃娃郭礼全头上,什么都不明白的年纪就成了“便易井”的“法人代表”。郭礼全到19岁,才真正子承父业,掌管了“便易井”成为井主。
解放后,“便易井”资产核实为1000元。(旧版纸币)便宜的价格让“便易井”最终实至名归。
68:蔚蒸井
“蔚蒸井”通假“玉贞井”,是一位贞洁女子所捐,在土地坡还立过她的牌坊。
李家祠堂后面的“蔚蒸井”,是自贡四大盐商之一“李四友堂”所建,1937年四大家族合股,在婚姻上也“肥水不流外人田”,三多寨颜家女子出嫁嫁妆丰厚,就用嫁妆钱开凿了此井。
“蔚蒸井”一直工作到上世纪90年代末,李家祠堂旧址也变成了原大湾井小学。
69:挖耳井
“挖耳井”是女当家主母为支持儿子,变卖仅有的“金挖耳勺子”打穿的井。井址在张家坨源渊井附近。
流传百年的“挖耳井”,与其说是井的故事,不如说流传的是“母慈子孝”以及盐工们互帮互助“义商井主”的故事。
70:裕海井
“裕海井”在大安区周家冲红旗灶背坡。是一位人称郭三娘的妇女佐夫办井,艰苦创业得来的。
原本夫唱妇随的井,丈夫却在1937年不幸染上瘟疫撒手人寰。留下才30岁的寡妇,挑起了重担。盐工男人们干的活,郭三娘也大包大揽,或许是老天有眼,她在劳作中掏出了“瓦斯”,于是“裕海井”开始兴旺,郭三娘善结人缘、经营有道,发家后成为“盐商圈名媛”。
71:富从井
“富从井”在五云村看守所与麻纺厂之间,整个地皮都是“富从井”的地盘。是一位婆婆点火引出的井。
相传李姓盐商请来风水先生看地盘,风水先生想抽上几口“叶子烟”,直问谁有火?刘大婆拿来火柴说“这里有火”,于是,风水先生看过后,就叫人在刘大婆门前破土动工。
就因刘大婆一句“有火”,开凿了这口“富从井”,刘大婆却被撵走了。
72:和尚井
“和尚井”在所有“井史”记录中都有记载,井址在凤凰乡凤凰村玻璃厂背后。
“和尚井”地处偏僻、人烟荒凉,据传是一位半路出家峨眉山的和尚,其出家前生育的儿子,于同治年间来到了自流井,破土开荒凿成盐井,为纪念父亲,取井名为“和尚井”。
73:烟杆井
“烟杆井”在土地坡上,当然与“烟杆”有关。
据传,“烟杆井”停停凿凿,股东们都半途而废,唯一留下一人继续,在典当完家中所有财产后,毅然拿出手中最后一物:“玉石烟杆”,卖得少许银两孤注一掷,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开得水涌火冒,井主为了让后代珍惜这口来之不易的井,取名“烟杆井”。
现在,“烟杆井”井址成了自贡盐业地质钻井大队的一个库房。
74:正雄井
“正雄井”在大冲头。一直是一口高产稳产的井。
相传王姓人家有一女,当成男孩子养,“假小子”爱在牛滚凼钓鱼,为了“爱子”喜好,井主专门修了一个放生池,放进鱼供“爱子”垂钓。结婚时也财大气粗、大操大办,把井也归在“爱子”名下。
如今的“正雄井”井址早已平地起高楼,成为了盐工宿舍。
75:川海井
“川海井”是一口靠女娃娃“坐盘”推大车的井,井址在原贡井体育馆、贡井盐厂某仓库。
据传,“川海井”开凿时因男劳动力紧缺,专请年轻女孩子当盐工“坐盘车”,女孩子们性格开朗,苦中作乐,为此井编撰歌谣,传唱一时。
此井在上世纪70年代出现“假黑水”,即黄卤、黑卤混淆的卤水,就此停办。
76:双全井
“双全井”井址在光大街西北土地坡左方。是一口“丘儿”开办的井。
“丘儿”在自贡方言里,是打杂、混混儿等小人物的意思。一位叫罗筱元的“丘儿”渐渐混成了“丘儿”里的老大,成为了大盐商“王三畏堂”的“职业经理”,因为好学肯钻,罗筱元盘下此井,三年便还清了佃价。
77:葆真井
“葆真井”井址在原自流井盐厂粒状盐分厂仓房。
据传,此井开凿时,这一代盛行“扎红宝”,即一种下注赌博。结果此宝扎对了,于是联合下注扎到宝的四位井主合议取名为“葆真井”。“葆真井”火力旺盛,所产之盐质量好,供不应求,利润也超出了井主预料。
后来“葆真井”被旺火反噬烧毁。
78:见龙井
“见龙井”在原贡井盐厂厂内。
就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自贡盐场四大家族“王、李、胡、颜”,依照《红楼梦》大观园修建的的私人别墅区,仅“天井”就有40多个,房屋更是上百间。“见龙井”在姨太太、女宾、女佣所住的厢房处,因为噪音大而停工。解放后,公馆收归国有,贡井盐厂职工们“义务起复“见龙井”,4个多月后,便见火见水了。
79:天成井
“天成井”在槕子山原东碳厂招待所坎下。是一家四口人自办的“干井井”。
“天成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井腔岩层好,便于打捞。家主雷丙高和大儿子负责赶牛、试篾、抠水;妻子负责做饭、家务、化咸、烧烟、起盐;小儿子负责割草、喂牛、卖“尾绳”,也就是换下来的篾绳。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1956年,“天成井”收归国有,雷家两个儿子成为了第一代盐厂工人。
80:双洪源井
“双洪源井”在原自流井盐厂三车间。是一口重金抢救出来的井。
据说,“双洪源井”中期火气两盛,井主内心狂喜,经常大摆酒席,岂料一日“朱门先达笑弹冠”不久,一场灾难从天而降,一阵旋风把火从井中勾出,瞬间火龙吞噬井周,井主当即许愿,灭火加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随即,方圆几里的人,不分男女、不分职业,都投入灭火战斗,三个昼夜之后,凡参加灭火的人,一律当场兑现酬劳。
81:海流井
“海流井”在大安区来龙坳。是自贡盐井中的“处女井”。
“海流井”为什么会载入盐井史册呢?就因为这口井“无出”。这在自贡这座遍地盐井的城市,成了唯一。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海流井”几经周转、几经开凿,费时20余年,水、气、油皆不见,最终人去井空。
82:源海井
“源海井”在贡井区旭川中学走马岭,是一口因祸得福的井。
走马岭是当年的马帮集散地,源源不断的运送各类物资,盐、篾、煤、工具……热闹繁华。
据说,一位淘流沙的试篾匠,因失手掉落工具于井底而掏不出来,怕老板报复,连夜逃离。而老板救井急迫,广招高手,均无果,放弃打捞。老板此后改用卤筒推汲,结果竟意外的照推不误。
“竹篾流沙被遏制,井中正是汲卤时。”救是这口井的写照。解放后,“源海井”的灶房成为了“红军楼”。
83:全洪井
“全洪井”井址在凉高山自贡十中坎下。是一口“毛井”,即有志不成的意思。
据说,开凿此井的熊姓老板是一个极有名的风水先生,可看这口井却看走了眼,改名字叫“志成井”后,依然不志成,所产的盐、气、卤,都只能算毛毛、渣渣,上不了台面说不出口。
解放后,此井还被政府列为了“重点扶持”对象,结果仍是“阿斗”扶不上墙,“全洪井”“全薨”了。
84:载福井
“载福井”井址在东碳长李家祠堂坎下。是一口“赌井”。
自贡有句土话:河东王、河西李。指的是:釜溪河东边是“王三畏堂”的势力范围,西边是“李四友堂”的势力范围。李家有个好赌的儿子,家道败落,“载福井”破土这天,这败家子见了黑卤,于是大兴井灶、大修盐仓,做着背靠好井的发财梦。从此天天混迹赌场不问世事,不到一年,就把这口被人盯上的好井输掉了。
85:广源井
“广源井”在贡井区长土镇。是一口被“鸦片”毁掉的井。
清末,害人的鸦片流到了自贡,“广源井”井主刘某,是一个大烟鬼,家里有烟斗1000多个,烟枪50多支,“广源井”出事插“野鸡翎子”从第一根到了第三根(一种井的病危通知书),他也没有丢下烟枪,直到丧井,他发誓不再抽鸦片,但井和人都大势已去,刘某把自己葬送在鸦片上,也把这口井葬送在鸦片里。
86:春生井
“春生井”井址在大安区工商银行办公楼背后。是一口丰产亏损的井。
“春生井”和相邻的“裕生井”是当时富荣盐场两口口径最大的井,产量特别高,井主为感谢锉井有功的佃户,重赏40石租的田地,但此佃户居功自傲、骄奢纵欲、谎报生产情况。时移世易,井主落难,此佃户也荒废了技能,吃空了钱粮。
如今,“春生井”已作古,埋没在宽大的公路下,直通内江。
87:漏明井
“漏明井”井址在马冲口原机一厂大门左侧车间里。是一口被人称为“摇钱树”的井。
“漏明井”一直被搅合在一场“草图绝卖、毫无提留”的官司里,卖家早就设下了坑,目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有利可图,卖地皮的时候打了马虎眼,又是个胡搅蛮缠的主。当“漏明井”在买家手中红火的时候,原主就以官司来要“股份”了,实则想借鸡下蛋、不劳而获。“对簿公堂”一直持续了几年,还告到了省里,最终买主胜诉。
民国时期,很多人眼红“漏明井”,井主被诬告入狱,后续“漏明井”之人又不善经营,公私合营年代,“漏明井”址建气了厂房。
88:蒸源井
“蒸源井”在大冲头环卫站前。是一口占尽天时地利的井,却误在了人和上。
“蒸源井”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当年砌修的月亮坝井基很是气派,最多的时候,住着60多户人家。
据说,井主是个老陕,但其儿子好色喜赌,好大喜功,不务正业,还自己成立了洋枪队,最终“人懒井落难”,“蒸源井”顶了账。
89:小天海井
“小天海井”是一口靠“干腔火”赚钱的井,“干腔火”即纯气井。在艾叶经平桥最大的码头。
盐场老话有一句“打井最怕干枯枯,赚钱最数干腔火。”这种井,只要打出气,便可以起灶,注意雨天不进水,不掉家什,比起架天车推汲简单方便,开销也少许多。
自贡盐井太多,因此井重名大安的“天海井”,故笔者在前加了一个“小”字。“小天海井”历经百余年兴衰后,被平井封场。
90:通洪井
“通洪井”就是如今原“自流井盐厂真空制盐车间”。是一口官府强占“日份”的井。
“通洪井”相邻的“宝龙井”井主李某,是一官商,仗势权利打压属于“王三畏堂”的“通洪井”,借口种种理由,逼“王三畏堂”给了“通洪井”10口“日圈火份”。
解放后,“通洪井”收归自流井盐厂。
91:茂源井
“茂源井”坐落在自贡机械厂办公大楼后面。被称为“以死抗官莽子井”。
“茂源井”井主姓肖,属于自办小井。光绪年间,盐场设立的盐税地方官独揽大权、贱买贵卖、变本牟利,官运局层层盘剥,使得一些自办小井主叫苦连天、招架不住。
光绪三十四年,“茂源井”联合几个小井主,“停推抗税”,被官府镇压。但以“茂源井”为首的反抗精神深得民众支持,“莽子井”也由此叫开了。
92:宏熙天龙井
“宏熙天龙井”井址在东碳厂西北旭水河、郭家坳白家湾路侧。后改名“一元井”。
“宏熙天龙井”破土井主开凿到一半无力支撑转手,第二任井主急功近利导致减产再转手,在第三任井主的经营下却获利颇丰。
据传,一名烧盐工觉得改朝换代了,拿起了“咸鱼翻身”的派头造反,打家劫舍、指鹿为马,来到曾工作的“宏熙天龙井”泄愤催之,使“宏熙天龙井”伤了元气,一蹶不振后停办。
后记:我原本就想,如能实现《自贡故事》推出微视频,就在里面加入“自贡天车集”,把自贡还能留存记忆的“天车”记载下来,于是我多方查证资料,某天,在自贡市图书馆,借到了同行前辈李良忠先生出版的《中国自贡井》一书,大喜过望,废寝忘食读之,最后把每部“天车”整理成为时间在30秒到一分钟的短视频文稿。谨此感谢“前人栽树”,让我们共同守护和传承家乡的骄傲,让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时间流逝中,愈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