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昨天,我们刊发了《老汉口的西服业》一文后,有武汉文史专家指出,文中提及的“首家”服装店在建国后仍然运作良好,并未衰败。原作者王琼辉老师也发现了文中的此处疏漏,并撰文对首家服装店进行专门介绍。
历史上的“红帮裁缝”这一说法由“奉帮裁缝”讹传衍化而来。19世纪末,许多浙江奉化人纷纷外出谋生。由于经济拮据,不少人只得在异乡从事裁缝这种工具简单、成本低廉的手工劳动。站稳脚根及至事业有成后,他们又把亲戚、朋友、同乡带到外地共同从事裁缝行当。久而久之,队伍壮大,形成了“奉帮裁缝”。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境内出现许多“洋行”,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沿江城市,如上海、南京、汉口等地,出现了一股穿西装热。奉帮裁缝及时把握并跟上这股潮流,从制作传统中装转为做西装。他们重质量、讲信誉,生意日益火红。
“首家”的兴起
老汉口的“首家”服装店就是一家专门经营女子西服的专业店,创设于南京,抗战期间迁至汉口中山大道下段,前身叫“姊妹服装店”。
1944年,股东拆伙,缝工出身的方才德乘机接手经营,并易名为首家服饰公司。此人虽出生于浙江宁波,但他凭借对服装独有的理解、诠释以及对汉口服装市场的了解,继承发扬奉帮裁缝的技能,将首家定位于专制高级女式西服,这种独特的经营路线,使首家独享汉口女式西服的红利。
好运总是偏向有准备的人,方老板接手时,就接到一笔大单,上海路天主堂医院(即今市中心医院南京路院区)需要购置一批医务人员服装,这一下打开首家的经营局面,赚到了第一桶金。正当可以放手大干时,1945年1月17日,美援华空军对驻汉日寇军营及租界进行大轰炸,该店不幸被毁。
方老板没有气馁,他迎难而上,很快在废墟上建起了新的“首家”。他熟悉女服缝制的各道工序,又留意时尚变化,经常到上海观察新款,绘成草图,回店与名师研究,参考国外样板,作出翻新设计。抗战胜利后,首家成批缝制的“海勃龙”(长毛绒)女式大衣风靡汉口,受到爱美女士们的欢迎。
该店承制的各式高级毛料女西服、大衣以毛料考究,造型优美,款式新颖,工艺精致而闻名。在女服的造型设计、裁制等方面,根据国内外流行的服装款式,在裁剪名师和高级技工的密切配合下博采众长,不断加以改进和创新,按顾客体型特征设计裁剪服装式样,使做成的服装贴体优美。
俗话说:“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首家在承制高级服装时,在剪裁衣片之前,料子须经过高温起水定型,并按不同的体型部位,技术采用推、归、拨、熨烫工艺,使衣片各部位适合人体特征。在缝制过程中,以手工操作为主,不断修改,甚至重做或赔偿,使做成的服装丰满、自然、不易走样,务使双方都觉得满意。
为了吸引顾客,方才德还注重橱窗布置、影院宣传、报纸、期刊等媒体的广告效应,他将店铺橱窗装饰得时尚、新颖,还将店内制作的新款时装陈列在橱窗中,让人过目不忘,吸引女性消费者的眼球。如果有人从中牵线,一经成交,经手人还可以获得额外酬劳。
建国后的“首家”
武汉解放前夕,方老板走了一步臭棋,携款去了重庆,在“9?2”大火中资产损失殆尽。武汉解放后,方老板又回到熟悉的汉口,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首家服装店历经改组,1956年合并祥康、怡和两家服装店,改成江岸区公私合营总店,名称叫首家呢绒服装店,下属11个门市部和4个生产车间,集中领导,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统一核算。由于分散接活,集中生产,流水操作,工艺脱节,不仅管理出问题,还出现差错、损失、浪费事故,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1959年,首家呢绒服装店划归市服装鞋帽公司领导,恢复前店后厂模式,车间就在楼上,使得贴近了顾客,需求紧密,继承发扬了传统工艺,以选料定制为主,兼接来料加工。该店还是以女装为主,兼做男装和出售成衣。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来料加工为主,70年代以来,逐步转为以自产自销为主。
武汉《长江日报》在“名厂名店”征联中曾赞美“首家”,“欲向天工夺魁首,问鼎荆楚创一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该店在各方面都有显著发展,机台和缝制工具基本实现了电动化,1985年产量14753万件,销售额为541多万元,利润额为32万元。同年,所产“丽羽牌”毛料女西服评为湖北省优质产品。
1992年,我所在的学校为教职员工定制校服,也曾经光顾首家呢绒服装店,男教师做中山装,女教师则是西服,我还曾来该店试穿过样衣。那时,我穿中山服的次数不多,女教师们也舍不得穿女式西服,大家都是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显露衣装。谁也不知道,随后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家呢绒服装店不知了去向,那美美的服装就留着成为永久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