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下午两点五十五分,我终于坐在了自己的书房,我口里喘着粗气,心里安慰着自己:“还好,没有迟到!”上午到江苏省现代艺术馆帮妻子取回她的画作,她的非遗麦秆画作品入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最高奖“山花奖”,在艺术馆展览了半月时间,今天撤展。中午回到家刚吃完午饭,一个朋友有急事需要我去协助处理,我们开车出门去紧急处理,在回家路上我不停地看时间,生怕迟到。
是什么让我如此紧张?是一场关于个人品牌咨询的腾讯会议。
我进入会议后,看到我们组长及其他人都已经在里面了。三点钟时,主角覃杰老师还没有到会议室。大家利用这个时间随意聊聊天,用来填补这个冷场的空白时间。而我此时的思绪却飘向了会议室之外,我脑海中过电影似的回忆起了我近一年在007的经历。
去年底的时候,我微信中收到一个朋友发来的一个链接,是关于007写作平台的信息。我看了后,有些诧异,这是谁弄的事呢,还真有专门做写作社群平台的人?
写作是我孜孜以求的事,与写作有关的信息我都是比较用心关注的。这个信息是我需要的。我于是没有多少犹豫就加入了007,并开始听覃杰的课程。我听了第一节课就感到有些不对劲,这个年轻人讲的课程与我对写作的认知不相符合。他提出的“左手写作,右手品牌”概念,我持怀疑的态度。写作是个寂寞的行当,是一个人默默地写的,怎么还能吆喝着来写作?写作竟然还需要品牌?我对他提出的“写作+”观点也持怀疑的态度,写作是个严谨的事情,怎么还能与所谓的工作、生活、事业等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章不是太功利了吗?这还是文章吗?(关于此段的详细阐述在我文章《写作竟然还需要品牌》中)
但是,我对007设计的7天写一篇文章的节奏非常认可,每次文章发布在群里后,还有楼上楼下战友进行点评,这样的机制我接受。所以我坚持在这个平台上写作。时间久了,我看到同班的战友都很积极,充满正能量。有些战友已经开了自己的社群,在用写作为自己的事业赋能。
于是我开始听覃杰的其他课,并关注他的视频号及公众号内容。我渐渐地发现覃杰是一个真诚的人,他与团队做事的发心正,没有虚假地夸大宣传,他致力于推动全民写作的事情很有价值。
关键是,我在近一年的写作中,我发现了一个事实,我的很多文章也是不由自主地在记录着正在发生在我生活中的事情,甚至直接就是在写我的写作体验经历。这竟然与覃杰提倡的“写作+”不谋而合。我也有了在写作中打造个人品牌的心愿。
我带着学习和探索的心态,加入了007品牌孵化营。这个七天的孵化营,有覃杰的理论课讲解,有小组的打磨,有与覃杰的一对一咨询等环节。学习任务重,实操性强。
我在梳理自己的思路时,往往陷入迷乱状态,个人定位上不知该如何聚焦?对自己所做的事项不知该如何取舍?
我个人标签有中学语文老师、古诗词亲子阅读理解教练、报社记者和编辑、15年媒体策划人、渡禅书社发起人。
我的初心是,我想做一个精品文章选拔的社群平台,把007战友及其他优秀写作人的文章梳理选拔出来,建立文章孵化器,打磨好文章,并给文章找好的出路。
我确定了自己的品牌名为:“渡禅书社精品文章选拔营”。我还为此拟定了一句广告语:“渡禅书社铺好路,为你文章找归宿。”为好文章找到归宿,是我的使命。
我把我的这些资料提交到我所在的10组学习群里,群里的战友很热心,给我了一些建议。比如,我的标签不聚焦,媒体策划人与古诗词亲子阅读理解教练互相没有关联,容易让人产生混乱。比如品牌名中“渡禅书社”让人难以理解,虽然我解释渡禅是我的笔名,我以笔名创办“渡禅书社”,但总给人过于繁琐的感觉。
好在我所做的事得到了我们组里大部分人的认可,觉得这是个很有前景的事情。而且,就在当天,我们组里就有人加我微信,要发给我她的文章,让我帮助看看,能否给与点评和打磨。这坚定了我对自己所做事情的信心。
我们组给了我与覃杰交流的机会,时间定在11月26日下午三点到四点钟,以腾讯会议的形式开展。我们组员的大爱给了我温暖,同时也让我有了压力。我的项目能否得到覃杰的认可,我与他能否顺畅交流,他会提出什么问题?这些都让我对这次会议既有了期待又有了紧张。
“覃杰老师来了!”腾讯会议室里传出这一句话。我的思绪随即被打断,我赶忙看腾讯会议的人员头像,果真覃杰老师到了会议室。他用一贯的爽朗的语气向我们打招呼后,就马上进入了咨询交流的工作中。
我前面有两个战友要先与覃杰交流,我排到第三个。等到前面两个战友结束后,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开始我的陈述。我陈述完自己的经历后,他询问我一些细节问题。从个人经历中梳理品牌故事是覃杰的长项,他梳理我经历中有亮点的资源:大学中文专业,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做过报社记者、编辑;15年媒体策划人,为很多报社、广电传统媒体服务过,有媒体资源积累。
他在为我梳理品牌故事的过程中,我听到他的语气逐渐激动起来,他说:“你做的事情我乐于支持去做,甚至想与你及你的机构深入合作。”听到他的话,我惴惴不安的心放下了。
覃杰的话语更充满了感情,他接着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对文字热爱,既有专业又有情怀的人来合作,今天我是遇到合适的人了,好人好报,好文好报。”
当我听到“好文好报”这四个字时,我的心中涌出一股暖流,我的思维似乎有开天窗的感觉,这四个字就是我所做事情的高度概括。我做这个事情的使命是为好文章找到归宿。这四个字表达的意思是,让好文章有好回报。这与我的初心一脉相承!而这四个字又言简意赅,直接点明我所做事情的方向,让人一看就明了,不用我原来那么长的品牌名了,这四个字就是品牌名了。
一次高质量的思想碰撞,一个高能量的思维交流,一场高品位的灵魂对话,提高的是人的认知高度!
我有这个精准的品牌定位后,我对于后面所谓的广告语等问题都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我已经明白了下面要安排事情的方向了。
覃杰在与我交流后,给我发微信,说很开心今天的交流,值得好好做好《好文好报》。他是个有始有终充满责任心的人。
经过覃杰的梳理,我的个人品牌故事便成形了:
刘渡禅,原名刘华,生于宁夏,现居南京。15年媒体策划人,《好文好报》创始人。
大学毕业后,到中学当老师,后来到报社做记者、编辑。随后专注于媒体策划工作。十多年来,为一百多家报社、广播电视台提供内容和技术服务,在内容汇聚、生产、发布流程设计以及后台技术支撑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积累有大量媒体客户资源。
写作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加入007后,我发现一些战友文章写得很不错,如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是可以达到在报刊传统媒体平台上发表的。只可惜许多战友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或者缺乏发表的渠道,文章就只是在自己公众号或者其他自媒体平台上放着,文章更大的影响力没有发挥出来。如果在有公信力的报刊传统媒体平台上发表出自己的文章,对自身品牌也是一个很好的反哺。
所以,我创建了《好文好报》这个平台,想把007战友及其他写作人的文章进行选拔梳理,通过专家指导,对文章重新编辑修改完善,达到发表的标准,推荐到相关报刊传统媒体平台上发表。有一定积累后,对不同主题文章加以编辑,出版成书。
我以前服务报社和广电是B端客户,现在我转型服务个体的写作人,也就是C端客户。人到中年的我,想把自身的资源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热爱写作的人创作出好文章,并让他们的好文章有好回报。我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的肉体很容易安放,最终的归宿无非就是一堆黄土掩埋。但是,我们的灵魂很难安放。文字是记录我们心灵轨迹最好的载体,文章让我们生命得以延续,让我们灵魂可以安放到自己理想的地方。我愿与真正写作的人一起携手,用文字守望传统文化,记录时代足迹,穿越岁月年轮。
刘华(渡禅) 写于南京